您现在的位置: 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分会 >> 行业动态 >> 综合 >> 正文
外力作用推进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进入转型期
发布时间:2013/9/13 10:49:39 点击次数:0
地的14%,相当于江苏、安徽和山东的面积总和,数量极其庞大。

而且事实上,在我国东部地区符合这种选址条件的土地几乎难以找到,而生猪养殖集中在东部,产业发展的空间已到极限。

2、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面临一定的政策风险。

养猪行业面临政策风险,以土地和环保为名驱赶养猪场的事件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,养猪业被认为是“厌恶性产业”:

(1)养殖业免税,对地方政府没有财政贡献;

(2)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和大规模疫病流行,地方官员要负连带责任;

(3)国家支持养猪业的财政补贴,中央和地方财政要按比例分摊;

(4)养猪场的污染物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污染。

3、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面临人才瓶颈。

养猪行业缺乏有能力、懂技术、肯吃苦的熟练饲养人员,而具备全面操作能力,职业化的规模化养殖场场长更是凤毛麟角:

首先,养猪的工作环境又脏又臭,其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也比较低,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养猪行业。

其次,规模化养猪对防疫要求很高,可能需要长时间隔离,生活单调乏味,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“第二监狱”。

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发展还有“黄金15年”

从土地资源来看,我国人均国土占有面积低于美国,但大大优于日本,另外从生猪饲养密度来看,我国也是远远低于日本的,从而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进度可能达不到美国的发展进度,但应该快于日本。

我们按照日本的规模化进度做比照,预计2028年左右我国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猪场占总出栏的比例将达到85%左右,20102028年均提高3%,我国生猪养殖仍面临15年的规模提升期。而以上我们所做的估计是很保守的,原因如下:

1、我国的生猪养殖规模化提速速度很可能快要日本;

2、我们计算中利用的“我国年出栏500头以上”这个数据,“年出栏500头”的规模是小于“存栏500头”的,在规模化的后期,我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猪场占总出栏的比例应该更高。

转型二:“专业化分工+合同生产”的深化

上一页  [1] [2] [3] [4] [5] [6] [7] [8] [9] 下一页